登录注册
上海财经大学论坛 > 你问我答 > 浏览当前帖子 手机版 - 认证发帖 - 隐藏左侧栏
上海新闻界领军人物出自上财!
返回本版】  【发表帖子】  【回复帖子 浏览量  1577      回帖数 3
简晓东    等级  贵宾

楼主 发表于  2012/3/23 23:12:15    编 辑   


张启承 

《文汇报》总编辑、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

简介:上海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毕业,曾进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进修。1965年底进《文汇报》任理论部编辑,后任理论部主任、总编组办公室第一主任、编委,1983年起任副总编辑、常务副总编辑,1989~1995年任党委书记、总编辑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。1996年起被选任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、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。 


冯士能 

《解放日报》党委书记、中国报业协会副主席

简介:先后在上海财政经济学院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习。1960年4月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后,历任《解放》杂志编辑,《解放日报》采访部、政文部、工交部、科教部记者,科教部副主任、编委、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编辑。1989年10月~1993年11月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代党委书记、党委书记。1993年12月起,任《解放日报》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。现任中国报业协会副主席。 



帅气太子    等级  贵宾

2 楼 发表于  2012/3/23 23:12:15    编 辑   


宗寒

《求是》副总编辑

简介:本名郑宗汉,山东章邱绣江人,上海财经学院毕业。曾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、上海市政府、中\共\中\央华东局工作;后调红旗杂志社编辑部。曾任经济部副主任、主任,求是杂志社经济部主任、编审;现为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、研究员。

      
大宝    等级  贵宾

3 楼 发表于  2012/3/23 23:12:15    编 辑   


徐慰曾

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国际中文版主编、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奖者

简介:上海财经学院国际贸易系毕业,1979年调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。1980年8月12日,中美双方签署了"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关于合作出版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中文版的协议书"。他被任命为中美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中文版(以下称《简编》)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秘书、《简编》副主编、《简编》编辑部副主任,从此便无怨无悔地踏上了这条充满艰难曲折的出版之路。 

1980年末,时任中美《简编》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代表、《简编》主编的刘尊棋老,因工作与身体方面的原因,希望徐慰曾能承担组织编译出版这部大书的重任。他当即表态:"只要我的眼睛不闭上,就要排除万难地把这套书搞出来。"此后,他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这部世界级的百科全书。四年之后,以美国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为蓝本编译的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(10卷)问世,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。

编译这样一部国际性的大书,四年实在不能算做充裕。虽说有邓\小\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,有众多社会名流与专家、学者、编辑、翻译的通力合作,四年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还是让他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。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是一部几乎囊括了人类全部知识的大书,组织既精通外语又懂专业的编译人员并非易事,何况这部书不仅仅是编译,其中有关中国的部分按照邓\小\平关于外国的条目照搬,中国的条目我们自己写的原则,组织国内专家学者撰写的。我们自己撰写的这部分条目,要达到国际水准且得到美方认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但这一切,他都做到了。

1990年,已经64岁的他办理了退休手续,但他并未就此退出他所钟爱的编辑出版与中外文化交流事业。同年,他接受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的邀请赴美考察,重又踏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征程。

1991年4月,他回国并接受了美方协助修订在台湾出版的中文繁体版《简明大英百科全书》的委托,考虑到这项工作对我方将来修订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有利,还可以借此机会发展两岸关系,他又开始奔波于海峡两岸与大洋彼岸。后来这一项目为出版社创造了近百万元的版税收入。1994年,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的出版已近十年,对其进行修订已刻不容缓。年近七旬的他再次出任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国际中文版(以下称《国际中文版》)的主编、独立负责的编辑部主任。 

他可以说是中文版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的"灵魂人物"。他伴随着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走过了从《简编》到《国际中文版》编译出版的全过程。尤其是《国际中文版》实行独立负责制,他必须面对所有的艰难困苦,如困扰整个编译出版过程的资金问题、庞大繁复的组织工作以及许许多多琐事。四年中他的日程表里没有了休息日 ,即使是在老伴卧病不起的日子里。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毅力,深深地感染了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和那些参与编译工作的专家学者。徐慰曾以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,凝聚起了一个工作艰辛、报酬微薄的集体。

他在担任《国际中文版》主编与编辑部主任的五年中,从不拿任何奖金,每月只象征性地领取150元的返聘费。在他的书房里,悬挂着这样一副条幅:"计利应计天下利,求名应求万世名",这是他借于右任先生的诗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、献身事业的心志。他曾说过这样的话:"我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,又是受惠者。在有生之年,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竭尽自己的全力,便心愿足矣。"

1998年初,国际中文版开始发稿,但资金再一次困扰他和他的同事们,为了使这部意义重大的图书能够出版发行,他又毅然向银行借贷800万元以支付出版印刷费用。1999年,《国际中文版》出版,这是我国出版界的盛事,但它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出版界。《国际中文版》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系统的吸收和融合,它对中国的影响,在21世纪的中国会越来越清晰。

      
提来米苏苏    等级  贵宾

4 楼 发表于  2012/3/23 23:12:15    编 辑   


陈招顺

《社会科学》总编辑

简介:上海财经学院经济系毕业,1958年因上海财经学院与华东政法学院及复旦大学有关系科合并成 立上海社会科学院而转至该院经济研究所做研究工作。1961年至1963年为该所攻读西方经济 学说史研究生。1973年调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做研究工作。197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历十 年动乱后重建,随即调回该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做研究工作,担任《社会科学》总编、《社会科学报》总编。

      
1
表情
所有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.
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
©www.suidei.com  Processed in 0.11